【廉史镜鉴】做官甘“穷”

2019-06-10

\【廉史镜鉴】重温先贤圣哲故事,传承先贤圣哲智慧,以史为镜,以史为鉴,用精神和行动教育人、激励人、感召人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践行根本宗旨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


做官甘“穷”

       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在《曾国藩家训》一书中说:“很多人以为曾国藩有左右逢源的为官技巧,其实曾国藩自己总结就一条,只有一个字:‘穷’。”

        曾国藩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:“予自三十岁以来,即以做官发财为耻,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。故私心立誓,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,章明鉴临,予不食言。”意思是说,我以当官发财为耻,以当官贫穷为荣。我将来留给子孙的遗产中,要是有我做官挣来的钱,我都死不瞑目。曾国藩是这样说的,究竟是如何做的呢?

        曾国藩死后,所有遗产都留给了两个儿子,也就是曾纪泽和曾纪鸿两兄弟。这两兄弟在父亲曾国藩的教育下,也都是极其勤俭节约的人。曾纪泽在任驻英法外交官的时候,所有的薪俸都贴到外交使馆和外交事务中去了,而自己一直过着很俭朴的生活。他的弟弟曾纪鸿也是这样,在北京做一个低级官吏,俸禄甚至不能养家糊口,以至于生活非常拮据。有一次,曾纪鸿生了一场大病,看了病之后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。想向哥哥要一点吧,想想算了,一来哥哥在国外,二来哥哥也家无余财,恐怕情况也好不到哪去。要知道,此时曾国藩去世没有多久,如果留下了很多遗产,两人也不会困顿至此。后来,还是左宗棠听说了这个情况,说曾国藩教子有方,两个儿子虽然是名门之后,在官场上却是如此清廉。最后,左宗棠慷慨解囊,为曾纪鸿雪中送炭。曾纪泽得知后,还特意为此写信向左宗棠表示了感谢。

        那么,曾国藩为什么把“穷”当成是做官之道?总结曾国藩一生,窃以为原因有两点。其一,“穷”是“善身”之道。身处官场,最怕的就是钱与权的交易。所以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,但凡把钱看得重于一切的人,个人品质也会有问题。其二,则是出于个人信仰。“仁爱忠恕、礼义廉耻”的儒家信念,也让曾国藩立志做个清廉的好官,并为之无怨无悔。

        曾国藩一生守住一个“穷”字,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为官哲学,以此来教育后代和家人。他辞世之后,曾家从金陵两江总督府里搬回湖南老家的遗物,基本上都是书。书可修身养性,使得自己在穷困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豁然达观之心态。可知曾国藩安贫乐道,一生不虚。


分享